《电影艺术》2021年总目录
前面数字是期号,后面数字是页码
特稿
1—3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侧记
刘起
特别策划
1
作为思想与哲学的电影
1—13
电影哲学的兴起及其基本问题
李洋
1—21
记忆回路中的电影时间观
开寅
1—30
重思大脑电影:从德勒兹到马拉布
姜宇辉
1—38
从幻想到真实:银幕上的科幻与爱情
吴冠军
2
中国思想与电影理论的演进
2—3
气氛与电影
彭锋
2—10
“空气”说与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
李道新
2—17
礼乐文化与中国电影美学
李镇
2—26
论德勒兹“情动”理论与费穆“空气”说之对话关系
张书端
2—33
德理情韵之间——中国电影诗学的古典审美意蕴
王方兵
姜勇
3
亚洲电影作为方法
3—3
“生”之鲜烈与向量折线:沟口电影作为方法
应雄
龚金浪
3—13
“共同体美学”与亚洲电影
饶曙光
刘婧
3—20
边缘•跨界•流动影像:英语学术视野中的“亚洲电影”问题
何谦
3—28
婆罗多的“味“论:印度古典美学理论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印度]戈帕兰•慕力克著 张潇予译
4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
4—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电影理论演变
王一川
4—11
英雄与人民:中国电影的形象塑造和历史观念的建构
丁亚平
4—19
进步电影的概念生成、历史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学派底蕴
李道新
4—27
中国电影全球化话语实践:从反帝反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张建珍
4—35
红色经典电影及其国家叙事
陈犀禾
赵彬
5
电子游戏的媒介与影像
5—3
电子游戏与电影:文化、方法和身份资本
于昌民
5—10
文本、影像与虚体——走向数字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蓝江
5—18
什么是游戏影像
肖熹
李洋
5—25
操控抑或被控?——游戏化电影对电子游戏的效仿与反思
张净雨
6
映射社会思潮的全球电影
6—3
幽灵显影 : 右翼民粹与欧洲电影中移民议题的多重嬗变
缴蕊
6—10
作为电身份政治的大幕之下——法国当代政治电影变迁及文化困境
徐枫
景行子
6—17
作为政治实践的美学 : 柏林学派电影中坍塌的墙与再现的历史
娄逸
6—23
社会思潮的极端映射 : 当代美国电影中的恐怖叙事
潘源
6—31
镜语中的美学正义:印度电影的种姓批判
谭政
6—38
借来的光:拉丁美洲的团结电影与左翼世界主义
魏然
前沿影像研究专题
1—44
后电影时代的数字影像本体论
蓝江
1—51
空中之眼:无人机镜头的美学特征与视觉政治
施畅
2—41
无人机本体论——后控制论时代的影像与战争
杨北辰
2—47
谷歌变暖:作为生态—引擎电影的谷歌地球
[新西兰]列昂•葛瑞威奇著 李卉译
实验电影研究专题
4—41
实验电影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挑战
黄兆杰
4—48
自由与激进:斯坦·布拉哈格实验电影的视觉隐喻与复归
李诗语
4—55
从叙事雕塑走向整体艺术:
论马修•巴尼的“雕塑电影”
杨国柱
4—63
“集体”作为方法:影像艺术与社会参与
董冰峰
向在荣
滕宇宁
数字时代的电影批评
6—47
艺术批评视域下电影批评的四个维度
王一川
6—52
作为电影研究方法的视频论文
韩晓强
6—59
电影批评话语关系论:从媒介赋权到场域构型
周旭
6—66
数字时代的迷影废墟——中国早期网络影评的媒介考古
唐宏峰
理论研究
2—112
理论的挽歌
[美]戴维•诺曼•罗德维著 黄兆杰译
2—123
电影类型的语义 / 句法研究路径
[美]里克•奥尔特曼著 桂琳译
3—37
跨媒介视域下电影艺格敷词的概念与分类
王晓彤
3—44
过程类型
[美]莎乐美•阿奎莱拉•斯科维尔斯基著
李雅琪译
4—118
物的革命潜能与自反:维尔托夫、爱森斯坦与苏联先锋派动画观
庄沐杨
4—125
“幽灵之旅”与电影的创生神话
刘斐
5—84
我手指所知道的一切:电影美觉主体,或肉身的视觉
[美]维维安•索布切克著 韩晓强译
6—113
交互艺术的本体论
[英]多米尼克•洛佩斯著 田佳悦 黎萌译
电影批评
1—59
《一秒钟》:瞬间及其替代性
王一川
1—63
《气球》:寓言体及其闭合性文化叙事
胡谱忠
1—66
《风平浪静》:类型的复合与失效
张雨蒙
1—69
《紧急救援》:多类型融合与社会治理电影
张慧瑜
2—86
《刺杀小说家》的双重世界:“作者性”、寓言化与工业美学建构
陈旭光
2—89
《你好,李焕英》:从母爱到个体生命意志的觉醒
田卉群
2—92
《唐人街探案 3》创作得失索骥
侯克明
2—95
《缉魂》:杂糅与缉捕魂灵
周星
3—67
《悬崖之上》:类型故事的风格化叙述
陈晓云
3—70
《我的姐姐》:“通俗剧”与“开放式”结局的不可能
陈捷
3—74
《第十一回》:先锋与媚俗的辩证法
白惠元
4—95
《1921》:建党题材的创新与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赓续
赵卫防
4—98
《革命者》:“初心”的情动装置
李九如
4—101
《寻汉计》:京味文化银幕表达的创新与探索
陈亦水
5—61
《长津湖》:战争巨制的全景叙事与共同体想象
詹庆生
5—65
《白蛇2:青蛇劫起》:女性主义、性别冲突与身份焦虑
陈可红
5—69
《中国医生》:类型化与现实主义的两难选择
吴海清
5—73
《燃野少年的天空》:作为情念与姿态的歌舞片
范倍
6—90
《我和我的父辈》:集锦的现实性分析与历史性审视
虞吉
6—93
《兰心大剧院》:异质元素的装配与艺术坚持
石可
6—97
《峰爆》:一场关于牺牲的救援
陈奇佳
访谈录
1—72
《一秒钟》:返璞归真,以“情”造“梦”——张艺谋访谈
曹岩
1—78
《没有过不去的年》:现实主义的锐度和温度——尹力访谈
李镇
2—98
“唐探”求艺,唯“道”为先——陈思诚访谈
王海洲
2—105
《刺杀小说家》:蕴藏于沉着、理性中的锐利之气——路阳访谈
孙承健
3—77
《悬崖之上》:“群像叙事”的谍战片新探索——张艺谋访谈
曹岩
3—83
《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国神话的当代书写和视觉表达——赵霁访谈
於水
4—105
《1921》:献礼片的创新实践与中国电影的整体思维——黄建新访谈
李道新
4—112
《革命者》:写实与写意融合的“诗史”叙述——徐展雄访谈
尹鸿
5—77
《白蛇2:青蛇劫起》:中国动画电影的类型探索与制作体系建构——黄家康访谈
刘佳
於水
6—101
《长津湖》:新时代战争巨制的创新与挑战——徐克、黄建新访谈
贾磊磊
6—108
《正发生》:与痛苦并存的欲望——金狮奖得主奥黛丽•迪万访谈
胡伟
影艺观察
1—84
数字电影的“超级真实主义”美学探索
陈亦水
1—92
影像语言的伦理性
袁智忠
田鹏
1—97
Cinephilia 2.0:“视频癖”时代的迷影
周方元
1—104
中国音乐 IP 电影的产业联动、改编逻辑与情动体验
姚睿
余伟瀚
2—74
“抵达之谜”: 2020 年中国电影创作分析
陈晓云
2—80
中国病患题材电影的社会逻辑与现实主义方法拓展
孟君
3—51
“气韵”与“活塞”——对中国“气韵说”与蒙太奇思维同构性的考察
陈阳
3—59
“垮掉”的结尾与当前电影叙事的转向
谢建华
4—69
改编、衍生与挪用:红色经典电影的当代回响
陈涛
陈琳
4—75
从“电影脸”到“新媒介脸”的生成与表现
李隽
4—83
泛屏交互:试论“后明星”时代的研究转向
牛琳
4—89
爱情的焦虑与错位——对中国当代青春爱情片的心理学分析
何亮
5—3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视域下当代西方表演训练方法研究(1950—2020)
游溪
陈建州
5—39
新时期以来中国领袖银幕形象的塑造与流变
陈刚
刘宏伟
5—46
论民族影像叙事的同体生成创序路径
颜亮
张玉田
5—54
论中国科幻电影的想象力与“想象力消费”
陈旭光
薛精华
6—71
主题性电影创作的创新方法论——建党百年献礼片分析
尹鸿
6—77
共同体美学与戏曲电影
饶曙光
朱梦秋
6—84
从“跨粉都”到“饭圈”: 论中国网络粉丝实践的形成
尹一伊
国际视野
3—91
世界输出:殖民征服的情节剧
[美]简• M. 盖恩斯著
宋燕飞译
张泠校译
3—98
新自由主义的制图术:纽约独立电影中的网格
[美]埃丽卡•斯坦因著 王苑媛译
3—105
电影中的“无家可归”:崩塌的征兆与流动的异托邦
王昕
纪录片研究专题
3—111
2020 年中国纪录片产业观察
樊启鹏
3—117
2020 年世界纪录片发展态势
喻溟
视与听
1—111
时光深处 有风徐徐——与赵小丁谈《一秒钟》的摄影创作
梁丽华
1—116
“后电影”时代数字视觉技术新趋势研究
郭建全
2—131
《刺杀小说家》:中国电影数字化工业流程的见证与实践
徐建
2—138
寻找类型表达与美学追求之间的平衡——与杜杰谈《唐人街探案3》的摄影创作
陈刚
3—124
东方幻景中的“空气感”——赤塚佳仁与《侍神令》的美术设计
王丽君
3—130
电影音乐修辞的话语解析
李俊
4—132
谍战片的视觉呈现与影像表达——与赵小丁谈《悬崖之上》的摄影创作
程樯
5—128
被数字视觉化了的世界:虚拟制作时代电影的身份危机
孙承健
5—136
感知视角下 VR 与传统电影视觉表达比较研究
田丰
傅婷辉
吴丽娜
6—121
“险”的一语双关与“境”的多维创造——与刘智海、宓鑫君谈《云霄之上》的影像实践
程樯
6—126
认知科学视域下的电影空间建构
张晓峰
影史影人
1—124
中国早期电影的思想史写作与方法论阐释
安燕
1—131
图文互动与意义生产——论中国无声电影中字幕与影像的关联
王晨
1—140
《图画日报》的晚清电影批判性书写
吴迎君
2—144
“虹口大戏院”作为上海首家影院的史述源流考察
翟莉滢
2—154
重审“孤岛”影坛的“双胞案”
宫浩宇
3—136
论中国武术指导暨动作导演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贾磊磊
3—145
唐纳及其左翼电影文论探析
黄望莉
王鹏超
4—138
“黑色”作为方法:香港犯罪电影的分类和阐释路径
张春晓
4—146
香港电影进步意识的内植与形塑
张燕
张亿
4—154
重塑战后香港:冷战背景下的香港电影制片组
周子恒
5—95
宏大历史叙事的银幕书写——论电影导演李前宽
丁亚平
5—102
电影修复的历史、规范与时代意义
司若
黄莺
5—111
中国早期电影布景术的商业景观与美学凝结
赵瑞君
5—120
上海大戏院:接触地带的空间实践(1917—1937)
黄雪蕾著
贾斌武
纪佩瑶译
6—135
民族动漫的初步尝试:万氏兄弟早期笑面猴动漫创作
张楠
6—143
早期电影连环画 (1921—1949):类型、传播、物质性
杨佳凝
6—152
“七人影评”:补遗与考辨
苏涛
李频
产业研究
1—148
电影预售与互联网语境下电影售卖模式创新研究
齐伟
刘姝媛
1—155
数字经济变革力与中国传统电影企业战略机遇
王纯
2—53
2020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尹鸿
孙俨斌
2—66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2020年世界电影产业
彭侃
3—153
推荐算法与流媒体影视的算法文化
陈家洋
5—147
如何释放“影游融合”话语的现实阐释力和理论想象力?
孙佳山
5—154
大文化生态视野下游戏产业对电影行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刘汉文
张毅